出口退税恐取消
近日,中钢协对媒体证实称,中钢协已经将钢材产品出口退税方案上报财政部等相关部委,最终还需上报国务院批复,其中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政策是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核心,方案可能于2015年上半年出台。
在此之前,已有市场传闻称,为防止企业继续钻政策漏洞,取消含硼钢材出口退税政策是大概率事件。
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势必将影响钢铁企业的利润和出口量,特别是出口量大的企业。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对《金证券》记者分析称,如果中国取消含硼钢材的出口退税,将会使得此类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进一步丧失或弱化,短期内可能会影响2000-3000万吨的钢材出口量。
2014年钢材出口量屡超预期,因此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备受市场关注。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,2014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972万吨,单月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,1-11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361万吨,同比增长46.79%。中钢协预计,今年钢铁出口量约占全国粗钢产量的10%,而往年这个数字不过2%至3%。
《金证券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以来,钢材出口均价一路下滑,从今年1月的828.3美元/吨一路跌至今年11月的764.7美元/吨。尽管均价在滑落,但是国内外的明显价差还是在猛烈刺激钢企的出口热情。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钢材出口均价为783美元/吨,折合人民币吨价约4700多元。反观国内,上半年重点统计钢企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降至3212元/吨,相当于每斤1.6元。
合金钢出口“潜规则”
目前我国对普钢(指不含合金的碳素钢)取消了出口退税,螺纹钢、普通线材等作为低附加值的建筑钢材的出口关税税率为15%,而出口特殊合金钢材产品则可以享有相应减税的优惠政策。海关税则规定,含硼量达到0.0008%及以上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申报,退税率在5%-13%。
因此,不少出口企业在普钢中加入硼元素,改头换面成合金钢产品出口,并由此以获取出口退税。据了解,企业接订单的报价就按普通的报,但报关的时候按合金钢报。此前有分析师称,中国出口的钢材中,含硼钢材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40%。